“服裝定制,正在成為行業的新風口?!?日前,遼寧東元國際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仁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個新風口也讓具有加工優勢的大連服裝出口企業看到了突圍的新路徑。
服裝企業渴求新路徑
我市服裝企業中,出口企業占八成。過去一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持續蔓延,很多企業在應對訂單減少和供應鏈不暢的同時,還要面對物流成本上升和匯率升值帶來的利潤縮減。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服裝出口企業比以往更加渴求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定制業務正是其中之一。
紡織服裝產業作為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不過,近年來在時尚產業的設計開發、市場營銷、品牌打造等方面相對滯后于我國南方一些地區。同時,生產加工缺少成本上的競爭優勢,產業轉移趨勢越來越明顯。高庫存、同質化嚴重、附加值低等情況,成為影響大連服裝產業快速發展的短板。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情況是大連眾多服裝企業多年發展行成的產銷模式造成的,與此相對應,零庫存、品類差異化、個性化、產品附加值高等,則應成為突破瓶頸的方向。而服裝定制不僅與這些方向吻合,其對加工能力的更高要求還能讓大連服裝企業揚長避短,因此被不少企業看好。
“抱團”發展成為共識
實際上,大楊、東元、隆生、富哥、泛瑞客、JUMPER ZHANG等我市服裝企業近幾年的定制業務已經發展得較為迅速。不過,我市的服裝定制產業還是以傳統定制為主,沒有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鏈,且大部分服裝定制企業還處于單打獨斗的狀態,本地市場的認知度也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服裝產業的產業鏈特別長,而服裝定制產品個性化、多品類、小批量的特點,需要更有深度的產業鏈配套協作。目前,我市服裝定制的供應鏈上游相對比較匱乏,很多定制企業都是從南方采購面輔料。聯合大連區域的優質服裝制造商資源,吸引優質面輔料供應商,并聯合服裝設計師、研發機構和銷售團隊共同促進我市定制服裝企業協同發展,逐漸成為業內共識。
自主打造產業鏈服務平臺
“去年,在疫情的沖擊之下,業內更清晰地認識到不能單打獨斗,而是要一起抱團?!?張仁海說。東元公司自主研發了服裝產業鏈服務平臺,正是以提高產業鏈整合能力為目標,讓品牌商、工作室、獨立設計師,以及供應商和生產商,甚至投資方、融資方都能實現“抱團”協作。而該企業對產業鏈協作有大量的經驗,從2001年以歐洲市場為主開展服裝代工業務起步,目前企業年生產能力超過700萬件,最佳協作區域內可調配工廠近200家,集結面輔料供應商超2000家,客戶覆蓋眾多國內外知名品牌。
張仁海介紹,東元希望打造能滿足上、中、下游企業需求的服裝產業鏈服務平臺。而對于定制業務,通過平臺可明顯提高效率和水準,比如一名獨立服裝設計師可以將個性化的定制訂單輸入平臺,就能實現與工廠及供應商的對接,減少整個生產周期,并可實時跟蹤服裝制作流程。這個過程的背后,是設計師、供應商、生產商、版房整條產業鏈的協作。目前,平臺已面向東元的客戶啟動試運行。
同時,服裝產業上游、中游、下游企業的規模特性不一樣,標準不統一是長期存在的問題。東元希望在該平臺向行業推出之后,不僅能讓包括定制在內的服裝制造業務提高效率、提升市場反應速度,還能通過平臺整合數據,整理出行業的數據標準、業務標準。